基本解釋
● 刵
èr ?ㄦˋ
◎ 古代刑罰之一,割去耳朵。
漢語(yǔ)字典
[①][èr]
[《廣韻》仍吏切,去志,日。]
割耳。古代的刑罰。
音韻參考
[廣 韻]:仍吏切,去7志,èr,止開(kāi)三去之日
[平水韻]:去聲四寘
[國(guó) 語(yǔ)]:èr
[粵 語(yǔ)]:ji5j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刀字部】 刵; 康熙筆畫(huà):8; 頁(yè)碼:頁(yè)139第01【唐韻】【集韻】仍吏切【正韻】而至切,??音餌。【說(shuō)文】斷耳也,從刀耳。【書(shū)·康誥】非汝封劓刵人,無(wú)或劓刵人。又【集韻】牛芮切,音?。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