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佗
tuó ? ㄊㄨㄛˊ
◎ 負(fù)荷:“以一馬自佗負(fù)三十日食”。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佗 tuō
〈動(dòng)〉
(1) 通“拕”。拖 [dishevel]
因以醮酒佗發(fā),求之三宿而得。——《史記·龜策列傳》
(2) 又如:佗發(fā)(披發(fā))
詞性變化
◎ 佗 tuō
〈代〉
(1) 表示遠(yuǎn)指,別的,其他的 [other]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a href="#">左傳·隱公元年》
此無佗故也?!?a href="#">大戴禮·禮察》
佗日指動(dòng),必食異物?!?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鄭世家》
(2) 又如:佗人(別人);佗日(他日;往日;將來的某一天);佗方(他方;他鄉(xiāng));佗生(他生,來生);佗年(他年,將來);佗志(異心);佗故(他故,別的原因)
(3) 表示第三人稱 [he]。如:蒙佗恩(承蒙他人恩力)
(4) 另見 tuó?
基本詞義
◎ 佗 tuó?
〈動(dòng)〉
(1) (形聲。從人,它聲。本義:負(fù)荷) 同“馱”。負(fù)有重?fù)?dān)或負(fù)載 [carry]
佗,負(fù)何也?!?a href="/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 target="_blank">說文》
以一馬自佗負(fù)三十日食。——《漢書·趙充國傳》
(2) 又如:佗負(fù)(馱負(fù),載負(fù))
漢語字典
[①][tuō][t?。?br>[《廣韻》託何切,平歌,透。]
[《廣韻》徒河切,平歌,定。]
同“他1”。同“它1”。
(1)別的,其他的。
(2)別的人或事物。
(3)指自己和對方以外的人。
(4)通“拕”。拖。參見“佗髮”。
(5)姓。漢有佗羽。見《漢書·游俠傳》。
[②][tuó]
(1)同“馱”。負(fù)載。
(2)同“駝”。參見“佗2背”。
(3)見“佗2佗”。
[③][tuò]
[《集韻》他佐切,去過,透。]
[《集韻》託何切,平歌,定。]
加;施及。
[④][yí]
[《集韻》余支切,平支,以。]
通“迤2”。
逶迤。
音韻參考
[上古音]:歌部透母,thai
[廣 韻]:徒河切,下平7歌,tuó,果開一平歌定
[平水韻]:下平五歌
[唐 音]:*tɑ,tɑ
[國 語]:tuó,tuō,tuò,yí
[粵 語]:taa4to1to4
[閩南語]:tah4,tah4,to2,tha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佗; 康熙筆畫:7; 頁碼:頁98第17【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湯何切,??妥平聲。與他,它通?!緭P(yáng)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中?。漢佗羽?!∮帧炯崱俊卷崟?huì)】【正韻】??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fù)曰佗?!∮治?,雍容自得貌?!驹姟む{風(fēng)】委委佗佗?!臼琛课?,行之美。佗佗,長之美。【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帧纠銍?yán)經(jīng)】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驹]】楞嚴(yán),大定之名。 又【韻會(huì)】【正韻】??吐臥切,音唾。加也?!驹姟ば⊙拧可岜擞凶铮柚⒁??!∮帧炯崱客娇汕?,音沱。被髮也?!臼酚洝敼k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踞釢h·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詩】委佗委蛇義同?!∮秩~湯家切,音他。【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綢繆委心,自同非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