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肉
基本解釋
(1).指親生獨子或遺孤。 宋 祥興 二年, 元 兵攻陷 厓山 , 陸秀夫 背幼帝 趙昺 跳海死。帝母 楊太后 聞之,大慟,曰:“我忍死艱關至此者,正為 趙氏 一塊肉爾,今無望矣!”遂投海死。見《宋史·瀛國公紀》。 元 張憲 《厓山行》:“皇天不遺一塊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2).指胎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父官司馬,陷於仇……所以不即報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塊肉累腹中,因而遲之又久。”
成語(Idiom):一塊肉 (yī kuài ròu)
發音(Pronunciation):yī kuài r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同樣身處困境、遭受困苦的人,共同分擔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塊肉”源于民間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旅途中因饑餓而偷了一塊肉,被發現后,他把肉分給其他人,表示自己是無辜的。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指同樣身處困境、遭受困苦的人,共同分擔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團結一致,共同面對困難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困境中互相幫助,共同分擔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行商在旅途中因為饑餓而偷了一塊肉,被其他人發現后,他把肉分給了其他人,表示自己是無辜的。這個故事傳揚開來,成為了現在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一塊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境中,我們應該團結一致,共同分擔,像一塊肉一樣。
2.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都是一塊肉,共同面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塊肉”與團結、共同分擔困難的意義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塊肉被分給了多個人,表示大家共同面對困境,互相幫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加深對團結合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團結,大家一起分擔作業,就像一塊肉一樣。
2. 初中生:在比賽中,我們隊員之間互相幫助,就像一塊肉一樣,最終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同學們互相鼓勵,一起加油,我們就像一塊肉一樣,共同面對考試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