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五味粥
基本解釋
舊俗農歷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實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與門徒。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亦省稱“ 七寶粥 ”。 清 吳存楷 《江鄉節物詩·臘八粥詩》小序:“臘八粥亦名七寶粥,本僧家齋供,今則居室者亦為之矣。”
成語(Idiom):七寶五味粥
發音(Pronunciation):qī bǎo wǔ wèi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豐富多樣,味道豐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寶是佛教中指七種寶物,五味是指五種不同的味道,粥是指一種煮熟的食物。這個成語比喻事物豐富多樣,包含各種各樣的元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件事物或者一種情況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元素或者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寶五味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一個寺廟。相傳有一位和尚在寺廟里煮粥,他用了七種珍貴的寶物和五種不同的味道來煮粥,結果煮出來的粥非常美味,引起了很多人的贊賞和稱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寶五味粥的結構是“七寶”+“五味”+“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電影七寶五味粥,各種元素都有,非常有意思。
2. 這個展覽七寶五味粥,有繪畫、攝影、雕塑等各種藝術形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七寶五味粥”與寺廟中煮粥的故事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煮滿了七種寶物和五種味道的粥,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佛教中的七寶和五味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寺廟的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吃七寶五味粥,因為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味道。
2. 初中生:這本書就像一碗七寶五味粥,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情節和人物。
3. 高中生:這個項目經理的管理風格就像七寶五味粥,包含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4. 大學生:這個城市的文化就像一碗七寶五味粥,融合了各種不同的民族和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