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皮膠
成語(Idiom):驢皮膠
發音(Pronunciation):lǘ pí j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粘皮肉不分,對別人的過失、錯誤等斤斤計較,小題大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驢皮膠”源于民間故事。相傳有一位農民在路上發現了一塊驢皮,他覺得這塊驢皮很有價值,于是他把驢皮帶回家后,開始用驢皮膠粘東西。他粘東西時非常小心,一點點驢皮膠都不浪費,結果粘了很久,也沒粘好。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些人對小事過于計較,小題大做,就像那個農民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別人的過失、錯誤等斤斤計較,小題大做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斤斤計較、小題大做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驢皮膠”的故事起源于民間故事,沒有具體的文獻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驢皮”和“膠”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個驢皮膠,別人一點小錯誤他都要計較個不停。
2. 別跟他爭吵了,他是個驢皮膠,你越跟他計較他越得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驢皮膠”形象地與一個小題大做、斤斤計較的人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語“驢皮膠”相關的成語,如“斤斤計較”、“小題大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驢皮膠,別人一點小錯誤他都要計較個不停。
2. 初中生:別跟他爭吵了,他是個驢皮膠,你越跟他計較他越得意。
3. 高中生:她就是個驢皮膠,對別人的過失總是斤斤計較,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