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整
基本解釋
(1).形容人品性方正,舉止端莊。《三國志·蜀志·蔣琬傳評》:“ 蔣琬 方整有威重。”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其體望高亮,風格方整,接見之者皆肅然。”《新唐書·韋陟傳》:“﹝ 韋陟 ﹞風格方整,善文辭,書有楷法,一時知名士皆與游。”
(2).指形式方正整齊。 晉 王羲之 《題衛夫人<筆陣圖>后》:“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此不是書。”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園籬》:“凡作園籬法,于墻基之所,方整深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南一石,廉隅方整,為 毛 女拜斗石。” 王統照 《號聲》:“西邊一帶樹了灰綠顏色柵門的住家房舍,什么式的都有,方整的,玲瓏的。”
成語(Idiom):方整(fāng zhěng)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zh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直、端正、誠實的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整是由“方”和“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指正直、端正,整指誠實、正直。方整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正直、誠實可靠,不偏不倚,舉止端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整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行為端正,誠實守信。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言行舉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劉熙傳》。劉熙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學者,他的品德正直、誠實守信,深受人們的尊敬。后來,方整成為了形容正直誠實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整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方”是形容詞,修飾“整”這個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方整,從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2. 這位老師一直以來都是方整的楷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方整”這個成語與正直誠實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得筆直端正,表現出誠實可靠的品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道德修養和品德的知識,了解如何培養自己的正直和誠實的品質。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方整的人,他們從不說謊。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方整的人,要誠實守信。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只有方整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方整的形象,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