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妥
基本解釋
商量妥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今日既然大家齊集,我們趁此把修祠堂的事議妥了罷。” 魯迅 《彷徨·孤獨者》:“他們既經議妥,便約定在 連殳 到家的那一天……併力作一回極嚴厲的談判。”
成語(Idiom):議妥
發音(Pronunciation):yì t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達成協議或達成一致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議妥指的是通過協商或討論達成一致的決定或協議。這個成語強調在討論或談判過程中,各方通過互相妥協和讓步,最終達成了一個令各方滿意的決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議妥常用于描述雙方或多方在商業、政治或個人問題上達成共識的情況。它可以用于描述談判、協商、合作等各種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議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三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關于兩個國家進行和平談判的故事。當時,兩國的使者通過多次討論和妥協,最終達成了一項互利的協議,解決了兩國之間的爭端。這個故事成為了議妥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議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議”表示討論、商議,第二個字“妥”表示妥善、恰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多次談判,雙方終于在最后一刻議妥了合同條款。
2. 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在各方之間議妥一個解決方案。
3. 我們需要在團隊內部進行充分的討論,以便能夠議妥一個共同的計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議妥”這個成語與“討論”、“協商”這些相關的詞語聯系起來記憶。同時,也可以通過構建一個故事情節,想象兩個人在談判中經過多次討論和妥協,最終達成一致的情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談判、協商相關的成語,例如“達成一致”、“商量”、“妥協”等,可以加深對議妥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于議妥了一個公平的游戲規則。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級經過討論和妥協,最終議妥了一項關于班級管理的規定。
3. 高中生(16-18歲):在學生會的會議上,同學們通過激烈的討論和互相妥協,最終議妥了一項關于校園活動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