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當
基本解釋
(1).辦理;處理。 唐 無名氏 《海山記》:“ 素 ( 楊素 )歸家,謂家人輩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即不知了當得否?’”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所支錢與了當喪事,甚是!甚是!”《快心編》第四回:“ 鄧氏 道:‘不知這 石 家郎君了當得否?設使做不來,我們卻怎么處?’”
(2).完畢;停當。 宋 岳飛 《奏乞罷制置使職事狀》:“臣深體國事之急,憤激於懷,是以承命出征,不暇辭請,今來并已收復了當。”《宣和遺事》后集:“今月十一日,想已冊立了當。”《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玄德 吩咐了當,乃統馬步軍三萬,離 徐州 望 南陽 進發。”
(3).結果。指殺掉。《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這些書獃不難了當,必須先把跟隨人役完了事,才進內房。這叫做斬草除根,永無遺患。”《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何不了當了他,到是干浄。”《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賊人已了當了,放心前去。”
(4).干脆;爽快。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等老 楊 上樓來,把他迷殺了,卻不是了當?”《水滸傳》第七三回:“ 李逵 道:‘哥哥既是不肯饒我,把刀來割這顆頭去,也是了當。’” 孫犁 《秀露集·關于詩》:“更了當地說,他們的詩主要包含著他自己。”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五章:“任何問題,你是很難從他這里得到什么具體解決,或了當明白的答復。”
(5).了結,完蛋。《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我合你到京中 棋盤街 上,禮部門前,我出上這個老秀才,你出上你的小舉人,我們大家了當!”
成語(Idiom):了當(liǎo dāng)
發音(Pronunciation):liǎo d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確、清楚,做事得當,沒有任何問題或疑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了當表示事情明確、清楚,做事得當,沒有任何問題或疑慮。它強調做事情的準確性和合理性,不留下任何遺漏或疏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了當常用于描述做事情的方式和態度,強調做事情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可以用于形容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表示做事情考慮周全、得當合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一年》:“予無親,民何親焉?予無犯,民何犯焉?既親且犯,于予何有?”這句話是昭公時期的國君魯國公子無親在面對百姓的責難時的自辯之詞。后來,人們用“予無親,民何親焉?予無犯,民何犯焉?”來形容一種明確、得當的態度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回答非常了當,沒有任何猶豫。
2. 這個計劃制定得很了當,每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了當”理解為“了解得很清楚,做得很得當”。可以通過與“明確”、“得當”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當是描述做事情的態度和方式,與“謹慎”、“周全”等詞語有一定的關聯。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周全”、“謹慎”等,來拓展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把玩具整理得很了當,每個玩具都放在了正確的位置上。
2. 小學生:他的答案寫得很了當,沒有任何錯誤。
3. 初中生:這個方案設計得很了當,每個環節都考慮到了。
4. 高中生:他的演講思路清晰,表達流利,非常了當。
5. 大學生:他的論文結構合理,論證充分,寫得很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