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書
成語(Idiom):牒書(dié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dié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有公文內容的文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牒書是一種古代官方文書,用于傳達命令、通知、通報等公文內容。這種文書通常由官方機構或有關部門發出,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正式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牒書通常用于正式場合,如政府機關、法院、學校等地方。它可以用于傳達命令、通知、通報等公文內容,也可用于記錄重要事項或交流信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牒書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官方機構或有關部門需要向下級機構或個人傳達命令、通知等公文內容,就會使用牒書這種文書。牒書通常由專門的文書官或文書部門負責書寫和發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牒書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牒”和“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發出了一份牒書,要求所有居民參加社區活動。
2. 法院寄來了一份牒書,通知我參加庭審。
3. 學校校長發出了一份牒書,要求學生們按時參加考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牒書與書信進行聯想,因為牒書是一種特殊的書信形式。可以想象一個官方機構在發出一封重要的文書時,使用牒書來傳達信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古代中國的文書制度和官方機構,可以更好地理解牒書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發給我們一份牒書,通知我們參加明天的班級活動。
2. 初中生:學校發出了一份牒書,通知我們參加期末考試。
3. 高中生:政府發出了一份牒書,要求我們參加社區志愿者活動。
4. 大學生:教務處發來了一份牒書,通知我們參加學術講座。
5. 成年人:公司發出了一份牒書,要求我們參加年度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