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籍
基本解釋
(1).管理典籍。《文選·班固<答賓戲>》:“ 劉向 司籍,辨章舊聞。” 李善 注引 項岱 曰:“司,主也。籍,書籍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歲借民力,條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范文瀾 注:“《左傳·昭公十五年》:‘ 孫伯黶 司 晉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 唐 劉知幾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從宦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職。”
(2).管理簿冊。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庶政·育養(yǎng)嬰兒》:“后建客堂,兩廡各三楹,司籍、出納、會計之事皆在焉。”
(3). 唐 代皇宮女官名。屬尚儀院,掌四部經(jīng)籍、筆札幾案。 田漢 《謝瑤環(huán)》第一場:“天官尚書 梁王 武三思 ,左臺殿中侍御史 徐有功 、尚儀院司籍 謝瑤環(huán) 同上, 武三思 正與 謝瑤環(huán) 爭執(zhí)中。”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成語(Idiom):司籍(sī j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ī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擔任官職、管理職務,掌管人員的錄用、調(diào)配、晉升等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籍是由“司”和“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在古代,司指官職,籍指人員名冊。司籍原指官府管理人員的名冊,后來引申為擔任官職、管理職務,掌管人員的錄用、調(diào)配、晉升等工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司籍一詞多用于描述管理人員的工作,在工作場合或者對于某個人的職責描述中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司籍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jù)古代官府的管理制度衍生出來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司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擔任司籍一職,負責人員的錄用和晉升。
2. 這位領導的工作就是司籍,他把每個人的能力和表現(xiàn)都考慮得很周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司”字和“籍”字分開記憶,聯(lián)想司廟(官府)管理人員的名冊,從而記住司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府的管理制度,以及官員的選拔和管理方式,從而更好地理解司籍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司籍,負責調(diào)整座位和組織活動。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司籍,為國家做出貢獻。
3. 高中生:擔任學生會主席是一項司籍工作,需要管理和領導能力。
4. 大學生:我在學生組織擔任司籍職務,負責招募和管理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