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輅
成語(Idiom):頤輅(yí lù)
發音(Pronunciation):yí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騎在車上,高高在上,昂首挺胸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頤輅是由“頤”和“輅”兩個詞組成的,其中,“頤”指人的臉龐、面頰,也指人的飲食和生活;“輅”指古代的一種大車。頤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坐在車上,高高在上,昂首挺胸的樣子,表示人物自命不凡,目中無人,自負自大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頤輅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自視甚高,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些權貴、官僚或傲慢自大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這樣的記載:“頤輅適越,歌曰:‘我姑饒爾,子曰汝何能爾?我姑饒爾,汝曰汝不能。’”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自以為了不起,高高在上,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這個故事中的頤輅形象地描繪了人物的傲慢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頤”和名詞“輅”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副頤輅的樣子,好像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確的。
2. 這個領導總是頤輅地對待下屬,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頤輅”與“高高在上”這個形象聯系起來,用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目空一切”、“自負自大”等,來擴展對自負傲慢態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頤輅地對待同學,不肯與人合作。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一副頤輅的樣子,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
3. 高中生:這個考試狀元總是頤輅地對待其他同學,好像只有他最聰明。
4. 大學生:他在班級里總是頤輅地表現自己,不肯與同學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