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肝腸寸斷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cháng cùn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內心極度悲痛,痛苦難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肝腸,指人體內的肝臟和腸子,寸斷,指被切割成碎片。肝腸寸斷形容內心的痛苦如同肝腸被切割成碎片一樣,非常悲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在喪失親人、失戀等重大打擊下的極度悲傷和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肝腸寸斷”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據傳,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忠臣,他為了保護皇室和百姓,多次勸諫皇帝,但最終卻遭到了殺害。在被殺的那一刻,楊震內心的痛苦和忠誠讓他感到肝腸寸斷。這個故事成為了“肝腸寸斷”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詞組成,形容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噩耗后,整個人都感覺肝腸寸斷。
2. 失去親人的悲痛讓她的心肝腸寸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楊震的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楊震為了保護皇室和百姓而被殺,他內心的痛苦和忠誠讓他感到肝腸寸斷。在學習時,可以將楊震的形象與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悲痛、痛苦相關的成語,如“淚如雨下”、“心如刀割”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到小狗被車撞了,心里肝腸寸斷。
2. 初中生: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整個人都感覺肝腸寸斷。
3. 高中生:在考試前發現自己沒有復習好,心里肝腸寸斷,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