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裁
基本解釋
猶圣斷。皇上的裁斷。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宣和 辛丑,策士偶詢時務, 范宗尹 肆言時忌,考官不取,以策繳進,曰:‘某字號語言涉異,合取圣裁。’上嘉其道,令依次第編排。”
成語(Idiom):圣裁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c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神明或者至高無上的權威作出公正的裁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裁一詞含有神圣、高尚的意味。它表示只有神明或者至高無上的權威才能作出公正的裁決,無人可及。這個成語強調了公正、公平和權威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個問題或爭議作出公正、權威的決策。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個權威人士作出的決定表示尊重和崇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圣裁”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含義與古代中國的封建制度和宗教信仰有關。在封建社會中,皇帝被視為神圣的存在,他的裁決被認為是神圣的,無人可比。這種觀念也體現在宗教信仰中,人們相信神明的裁決是公正的,無可置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圣裁”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只有法律的圣裁才能解決這個爭議。
2. 他在公司中被視為圣裁,每個人都尊敬他的決定。
3. 她相信只有神的圣裁才能給她帶來公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圣”與“神圣”聯系起來,表示只有神圣的力量才能作出公正的裁決。再將“裁”與“裁決”聯系起來,表示圣裁是指權威的裁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圣裁”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制度和宗教信仰,以更好地理解“圣裁”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是我們班級的圣裁,她對學生的評價是公正的。
2. 初中生(13-15歲):只有法律的圣裁才能解決社會上的爭議。
3. 高中生(16-18歲):在歷史上,皇帝的圣裁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只有公正的圣裁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