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戮
成語(Idiom):夷戮(yí lù)
發音(Pronunciation):yí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殘忍殺戮、屠殺,特指大規模的屠殺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夷戮用來形容殘忍殺戮、大規模屠殺的場景,通常指的是對弱者或無辜者的殘害。這個成語中的“夷”指的是平民百姓,而“戮”則表示殘忍殺害。夷戮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戰爭、暴亂或者其他惡劣環境下,對于無辜者的慘無人道的屠殺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夷戮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場景相對較少,主要在文學作品、歷史故事以及相關的討論中出現。它常常用來描述戰爭、屠殺等暴力事件,提醒人們珍惜和平、反對暴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夷戮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其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的一次大規模屠殺事件。據說魯國的國君魯僖公在位期間,因為政治斗爭,他下令屠殺了大量的百姓,導致國家陷入混亂和衰敗。這個事件成為了夷戮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夷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夷”和“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次戰爭中,敵人對我方軍隊進行了夷戮,導致無數人傷亡。
2. 這個國家歷經夷戮后,終于恢復了和平與繁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夷戮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夷族的人被殘忍地殺戮,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夷戮的歷史故事和相關的文學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戰爭會導致無辜人民的夷戮,我們應該珍惜和平。
初中生: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殘酷的夷戮事件,讓人痛心不已。
高中生:小說中描寫的戰爭場景中,發生了大規模的夷戮,令人感到恐懼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