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
基本解釋
◎ 及物 jíwù
(1) [transitive]
(2) [指動詞類型]∶表示由動作者或主語帶給賓語動作的
(3) [指語法結構]∶包含有及物動詞的形式的
詳細解釋
謂恩及萬物。 唐 元稹 《冊文武孝德皇帝赦文》:“溢美之名,既不克讓;及物之澤,又何愛焉。” 唐 李翱 《與淮南節度使書》:“ 翱 自十五已后,即有志於仁義,見 孔子 之論高弟,未嘗不以及物為首。” 宋 林逋 《和運使陳學士游靈隱寺寓懷》詩:“溫顏煦槁木,真性馴幽禽,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
成語(Idiom):及物
發音(Pronunciation):jí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動詞。指動作的對象是受動的,需要有賓語。即主語通過動作作用于賓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及物是漢語中的一個語法概念,用來描述動作的性質和特點。及物動詞需要有賓語來接受動作的影響或作用。相對應的,不及物動詞則不需要賓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及物動詞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廣泛使用。它們可以描述人們的行為、交流、工作等方面。當我們需要表達一個動作的對象時,就可以使用及物動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及物這個詞語起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它的意思是“能夠傳遞給別人”。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表示動作對象的語法概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及物是一個漢字詞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及物動詞的使用非常準確。
2. 這個動作需要一個及物動詞來表達。
3. 請使用一個及物動詞來完成這個句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及物這個詞語:
1. 將及物分解為“及”和“物”,并聯想到及物動詞的含義,即動作作用于物體。
2. 創造一個與及物相關的故事,包括一個主語和一個賓語,用及物動詞將它們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及物相關的詞語和語法規則,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及物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喜歡吃蘋果。(動作作用于賓語)
2. 小學生:小明把禮物送給了老師。(動作作用于賓語)
3. 初中生:我昨天看到他在公園里踢足球。(動作作用于賓語)
4. 高中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作文。(動作作用于賓語)
5. 大學生:我正在研究一個及物動詞的語義擴展。(動作作用于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