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中
基本解釋
謂切合儀節;禮節得體。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山陽太守汝南薛恭祖》:“太傅 汝南 陳蕃 、 袁隗 皆制衰絰,列在服位,躬入隧,哀以送之,近得禮中。” 王利器 注:“禮中,猶言中禮,以過與不及皆非中,故中禮謂之得禮中?!薄?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王朗傳》“及 文帝 踐阼,改為司空,進封 樂平鄉 侯”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載 王朗 《節省奏》:“政充事猥,威儀繁富,隆於三代,近過禮中。”
成語(Idiom):禮中
發音(Pronunciation):lǐ z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禮儀之中,含有深刻的道德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中是由“禮”和“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禮”指的是禮儀、道德規范,代表著社會的規范和道德準則。“中”表示在其中,表示這個成語的含義是在禮儀之中,蘊含著深刻的道德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中常用于強調在禮儀行為中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和準則。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在道德的行為,也可以用來表揚那些在禮儀行為中注重道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禮中”的具體故事起源暫時沒有明確的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中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傳統的婚禮上,新郎新娘要遵守禮中的規矩,以展示對婚姻和家庭的尊重。
2. 這個公司注重禮儀,非常重視禮中的道德準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禮中”與“禮儀之中”進行聯想來記憶。同時,可以將這個成語與具體的場景結合起來,比如想象在一個重要的場合中,人們都在遵守禮儀規范,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于禮儀和道德規范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和道德準則,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是禮中的要求。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遵守學校的紀律,這是禮中的要求。
3. 高中生: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我們要穿著整齊,舉止得體,體現禮中的意義。
4. 大學生:在社交場合中,我們要注意言行舉止,遵循禮中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