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慨
成語(Idiom):寄慨
發音(Pronunciation):jì k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寄托慷慨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寄慨是指把自己的慷慨之情寄托于某一事物或某一人身上。它表達了人們對某種美好品質或偉大事跡的贊嘆和敬佩之情,同時也寄托了自己內心的慷慨和豪情壯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寄慨常用于敘述或贊美一些偉大的事跡、高尚的品質或豪情壯志的人物。它可以用來形容國家領導人的偉大才能和壯志豪情,也可以用來形容普通人的高尚情操和慷慨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寄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馬援傳》中。故事講述了馬援在戰斗中表現出的英勇和慷慨之情。他被封為廣武侯后,對自己的兒子說:“我雖然沒有留下金銀財寶,但我留給你的是一個英勇的名字。”這句話表達了馬援對兒子的期望和對英勇品質的贊美,也體現了寄慨這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寄慨是由“寄”和“慨”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寄”表示把情感寄托于某一事物或某一人身上,“慨”表示慷慨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國家的發展充滿寄慨之情。
2. 面對困難,他展現出了寄慨的精神。
3. 這部電影通過寄慨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偉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寄慨”與“寄托慷慨之情”進行聯想,將兩個字的意義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深入了解成語“寄慨”,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其他與慷慨、偉大品質相關的成語,如“慷慨解囊”、“壯志凌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對同學們的幫助充滿了寄慨之情。
初中生:面對困難,他展現出了寄慨的勇氣。
高中生:這本書通過寄慨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偉大。
大學生:他的事業充滿了寄慨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