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敍
基本解釋
分別順序、次第。《晉書·律歷志上》:“是故郊祀朝宴,用之有制,歌奏分敍,清濁有宜。”
成語(Idiom):分敍(fēn xù)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分散、分開、分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敍是指事物分散、分開或者分布的意思。它可以用來描述人群、物體、思想等在空間或時間上的分散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敍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描述人群在街道上行走分散、物體散落在地上、思想分布在不同的人群中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中的《小雅·鹿鳴》:“鹿鳴于林,麀止于隰。分敍各異,長短不齊。”這里的“分敍各異”描述了鹿在林中分散而各自行動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敍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分”和“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群分敍,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2. 風吹散了樹上的葉子,它們分敍在地上。
3. 這個問題的答案分敍在不同的書籍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進行對比來記憶分敍的含義,例如“分道揚鑣”和“分崩離析”都表示事物的分散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分敍相關的成語,例如“分崩離析”、“分道揚鑣”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分敍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放學后分敍回家。
2. 初中生(13-15歲):大家分敍去圖書館自習。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結束后,同學們分敍去各自的大學。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學習和理解“分敍”這個成語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