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堞
成語(Idiom):危堞(wēi dǐ)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d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局勢危險,情況嚴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危堞是由“危”和“堞”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北硎疚kU,不安全的狀態,“堞”指的是城墻上的防御工事。危堞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局勢危險,情況嚴峻,就像城墻上的防御工事不牢固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危堞一詞常用于形容當前局勢緊張、風險高漲的情況。例如,在談論國際關系時,可以用危堞來形容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在談論經濟形勢時,可以用危堞來形容市場的不穩定和風險的增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危堞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攻打咸陽,秦軍守城如臨大敵。項羽的部將范增建議攻打咸陽的時候,他說:“危堞者,必亡之徵也。”意思是說,城墻上的防御工事不牢固,就是城池即將被攻破的征兆。從此,“危堞”一詞開始用來形容局勢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政治局勢正處于危堞之中。
2. 經濟危機使得許多企業陷入危堞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危堞這個成語??梢韵胂蟪菈ι系姆烙な虏焕喂?,就像局勢危險,情況嚴峻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危堞相關的成語,如“危如累卵”、“危急存亡”等,來擴大對于危險和危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現在已經到了危堞的地步。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國家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危堞的地步,我們應該采取行動保護環境。
3. 高中生(16-18歲):經濟危機使得很多企業陷入危堞,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穩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