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數
基本解釋
古算法名。后之《九章算術》本此。《周禮·地官·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鄭玄 注引 鄭眾 云:“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 孫詒讓 正義:“先 鄭 説并本‘九章’, 劉徽 《九章算術注·敘》亦云:‘ 周公 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橋西錄》:“ 鄭偉 多巧思,學九數句股之術。”
成語(Idiom):九牛一毛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niú yī m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數量巨大,但相對于整體來說微不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牛一毛是指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九牛所代表的是數量巨大的概念,而一根毛則是微小的概念。九牛一毛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數量非常龐大,但相對于整體來說微不足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牛一毛常用于形容數量極大,但相對于整體來說微不足道的情況。例如,當你擁有巨大的財富,卻只愿意捐贈一點點時,可以說“我擁有的財富只是九牛一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牛一毛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當時,漢朝的太守劉顯收到了朝廷下達的命令,要求他收取全國的糧食。劉顯認為這個任務非常艱巨,難以完成,于是請教他的朋友范滂。范滂告訴劉顯,收取全國的糧食就像是要取得九牛一毛一樣困難。從此,九牛一毛這個成語就開始流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牛一毛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九牛”和“一毛”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的財富在全球范圍內只是九牛一毛。
2. 這個問題在整個計劃中只是九牛一毛,不值得我們花太多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九頭牛和一根毛形象地聯想在一起,來記憶九牛一毛這個成語的意思。想象一下九頭牛身上只有一根毛,就會覺得非常微小和微不足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數量相關的成語,如“一毛不拔”、“百發百中”等等,以豐富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養了九只貓,但每天只需要給它們一點點食物,所以它們只是九牛一毛。
2. 初中生:我班級有50個同學,但只有我一個人參加了足球比賽,所以我的努力在整個班級中只是九牛一毛。
3. 高中生:我學校的圖書館有上萬本書,但我只讀了其中的幾本,所以我的閱讀量只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