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詞窮理盡
發音(Pronunciation):cí qióng lǐ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用詞或思維無法再進一步發展,達到極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詞窮理盡是指在表達思想或用詞方面達到了極限,無法再進一步發展。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思考或創作過程中遇到困境,無法繼續下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情境,比如在寫作中遇到詞窮、思考問題時遇到思維瓶頸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學家杜牧。有一次,杜牧寫了一篇文章,但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于是他感到非常沮喪。他的朋友見狀,安慰他說:“你已經詞窮理盡了。”從此,這個成語流傳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詞窮理盡是一個由動詞、形容詞和動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詞窮”表示用詞達到極限,“理盡”表示思考達到極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寫作過程中,我遇到了詞窮理盡的困境,無法找到更好的詞語來表達我的思想。
2. 他思考了很長時間,但最終還是詞窮理盡,無法得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嘗試將其拆分為兩部分,分別記憶“詞窮”和“理盡”的含義。同時,可以結合其起源故事來記憶,以幫助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表達和思維相關的成語,比如“畫龍點睛”、“一語道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文的時候,遇到了詞窮理盡的問題,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描述。
2. 初中生: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我思考了很久,但最后還是詞窮理盡了,無法找到答案。
3. 高中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詞窮理盡的情況,感到很困擾。
4. 大學生:在研究這個問題時,我遇到了詞窮理盡的困境,無法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