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企踵可待
發音(Pronunciation):qǐ zhǒng kě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急切等待某件事情的發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企:踮起腳尖;踵:腳后跟;可待:等待。企踵可待形容一個人急切地等待某件事情的發生,比喻迫不及待地期待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等待某件事情的人非常急切,迫不及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二年》:“猶有垂翅而遺之者,企踵可待。”故事中描述了齊國的襄公去世后,大臣們都非常急切地等待著新君的登基,形成了“企踵可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都企踵可待地等待著明天的晚會。
2. 孩子們已經企踵可待地等待著放假的日子到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企踵可待”與等待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急切地踮起腳尖等待某件事情的發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等待相關的成語,比如“如癡如醉”、“刻不容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期待著周末的游樂園之旅,我已經企踵可待了!
2. 初中生:我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高中的生活,想要踏入新的學習階段。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我會企踵可待地等待暑假的到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