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振兵釋旅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èn bīng shì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軍隊震懾敵人,解救被困的同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振兵釋旅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包括“振”、“兵”和“釋旅”。其中,“振”表示振奮、鼓舞;“兵”表示軍隊;“釋旅”表示解救被困的同胞。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通過軍隊的力量來震懾敵人,解救被困的同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在危難時刻,通過軍隊的力量來解救被困的人們。例如,在自然災(zāi)害或戰(zhàn)爭中,政府可以動員軍隊來救援被困的群眾,這就是振兵釋旅的典型應(yīng)用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宋朝時期,有一次南方發(fā)生了洪水,很多人被困在水中無法脫身。當時的宋徽宗命令將軍岳飛帶領(lǐng)軍隊前往救援,岳飛振奮士氣,動員軍隊,最終成功解救了被困的同胞。這個故事成為了振兵釋旅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振兵釋旅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發(fā)生后,政府振兵釋旅,全力救援被困的群眾。
2. 這次戰(zhàn)爭中,我們必須振兵釋旅,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拆解來記憶。例如,“振”可以聯(lián)想為振奮、鼓舞;“兵”可以聯(lián)想為軍隊;“釋旅”可以聯(lián)想為解救被困的同胞。通過將每個字的意思記憶起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與軍隊、救援等相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兵強馬壯”、“出征”、“救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在地震中,軍隊振兵釋旅,救了很多人。
2. 初中生:我們要學(xué)習振兵釋旅的精神,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在困難時刻,應(yīng)該振奮士氣,共同努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