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
基本解釋
(1).謂絢麗的天空。 漢 賈誼 詩:“青青云寒,上拂丹霄。” 晉 庾闡 《游仙詩》:“神岳竦丹霄,玉堂臨雪嶺。” 唐 李白 《門有車馬客行》詩:“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xiāng)親。” 康有為 《泛海至天津入京復還上海》詩:“萬里煙波迴紫潮,五云宮闕聳丹霄。”
(2).帝王居處;朝廷;京都。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故愿一登文石之階,陟丹霄之途。” 唐 韋應物 《白沙亭逢吳叟歌》:“親觀文物蒙雨露,見我昔年侍丹霄。” 宋 蘇舜欽 《依韻和王景章見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蒙召》:“文章事業(yè),風流才調(diào),咫尺丹霄。”
(3).猶上蒼。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二折:“我與你,乍見先已情投,一言便自機合,白首為期,丹霄可鑒。”
成語(Idiom):丹霄(dān xiāo)
發(fā)音(Pronunciation):dān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丹霄指紅霞滿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霄一詞出自《易經(jīng)·乾卦》:“丹霄照臨,百神皆賓。”意為紅霞照耀下,百神都來朝拜。用來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也可以比喻光明正大、充滿希望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霄常用于形容天空明亮,可以用于描述美好的天氣、景色或者人們的心情。也可以用于形容光明正大、充滿希望的事物,常用于寫作、演講或者贊美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丹霄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易經(jīng)》中,是古代中國的一部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易經(jīng)》的解釋,丹霄是指紅霞滿天,意味著天空明亮,萬物興旺。后來,人們將丹霄引申為光明正大、充滿希望的事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丹霄是一個雙音節(jié)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的天空真是丹霄一片,陽光明媚。
2. 這個項目的前景非常丹霄,我們應該全力支持。
3. 他的未來充滿丹霄,一定會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丹霄這個成語。可以將“丹霄”聯(lián)想為紅霞滿天的美景,形象地想象出明亮晴朗的天空,從而記住丹霄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丹霄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丹鳳朝陽”、“丹楹刻桷”等。也可以深入了解《易經(jīng)》中關(guān)于丹霄的更多解釋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的天空真美麗,就像丹霄一樣明亮。
2. 初中生:他的未來充滿丹霄,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充滿了丹霄的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在這個充滿丹霄的時代,我們應該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