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道
成語(Idiom):吏道(lì dào)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ì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的品德修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吏道是由“吏”和“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吏指官員,道指品行規(guī)范。吏道指官員應當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吏道常用于描述官員應當嚴守職責、廉潔奉公的行為準則。可以用于批評官員的不廉潔行為,也可以用來要求官員恪守職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吏道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十四年》中,原文是“法者,吏之道也。”意思是法律是官員的行為準則。后來,吏道逐漸演變?yōu)橹腹賳T的品德修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吏道由兩個字組成,吏和道,形式為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公務員,你應當恪守吏道,不能接受賄賂。
2. 這位官員一直嚴格遵守吏道,深受人民群眾的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吏道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在道德的道路上行走,恪守吏道的形象,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員制度和官員的職責,以及現(xiàn)代社會中公務員的行為準則和職業(yè)道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要恪守吏道。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會的一員,我們要嚴格遵守吏道,為同學們服務。
3. 高中生:官員應該以人民的利益為重,恪守吏道,不能濫用權(quán)力。
4.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我們要恪守吏道,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