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
基本解釋
[釋義]
(名)輾轉(zhuǎn)流傳的話。這話只是傳言。(作賓語)
[構成]
偏正式:傳(言
[例句]
②(動)傳話。動賓式:傳|言。他給人傳言送話。(作謂語)③〈書〉發(fā)言。
英文翻譯
1.(輾轉(zhuǎn)流傳的話) hearsay; rumour
詳細解釋
◎ 傳言 chuányán
(1) [gossip]∶通過多人而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實的消息、新聞
夫傳言不可以不察。——《呂氏春秋·慎行論》
(2) [pass on a message]∶傳話
(1).出言;發(fā)言。《儀禮·士相見禮》:“凡言非對也,妥而后傳言。” 鄭玄 注:“傳言,猶出言也。”一說等人說完接續(xù)而言。 清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儀禮一》“妥而后傳言”:“傳言者,相傳而言也。見於君者或非一人,必待前人言訖,后人乃接續(xù)而言,不相儳越也。”
(2).傳令;傳話。《墨子·號令》:“傳言者,十步一人,稽留言及乏傳者,斷。”《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上有勞軍……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亞夫 乃傳言開壁門。”《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又一日,同牕伴伙傳言來道:‘先生已到館。’”
(3).流言;流傳的話。《墨子·非命中》:“然則胡不嘗考之諸侯之傳言流語乎?”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世俗傳言,則言 季子 取遺金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圣水》:“耆舊傳言,昔有沙門釋 惠彌 者,好精物隱,嘗篝火尋之。” 清 摶沙拙老 《閑處光陰》卷上:“若民之傳言,近於不經(jīng),胡可深信。”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十一:“時時聽 歐俄 危苦的傳言。”
(4).指諺語。 劉師培 《文說》:“太古之文,有音無字。謠諺二體,起源最先,謠訓‘徒歌’,諺訓‘傳言’。”
成語(Idiom):傳言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uá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流傳的謠言或沒有經(jīng)過證實的消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言是由人們口耳相傳而沒有經(jīng)過證實的消息或謠言。它可能是無根據(jù)的、夸大的,或者是出于惡意的。傳言往往具有誤導性和不可靠性,因此我們應該對其保持懷疑態(tài)度,并進行核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言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可以用于描述一些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或謠言。它可以用于討論社會事件、娛樂圈八卦、政治傳聞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傳言的起源,沒有具體的故事或傳說。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已經(jīng)流傳了很久,早在古代就有人使用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傳言”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傳”和“言”。其中,“傳”指傳播,傳遞;“言”指言語、說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有人傳言他們要離婚,但是沒有證據(jù)證實。
2. 這個消息只是傳言,我們還需要等待官方的確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謠言”這個詞進行聯(lián)想來記憶成語“傳言”,因為傳言通常是指沒有經(jīng)過證實的謠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例如“謠言止于智者”、“耳聞目睹”等,以增加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有人傳言說我們學校要搬到城市里去了,但是老師告訴我們那只是謠言。
2. 初中生:我聽說傳言說明天要下大雨,所以我?guī)Я擞陚闳W校。
3. 高中生:傳言稱某位明星將會出演一部新電影,但是導演并沒有公布消息。
希望這個關于“傳言”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