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劫
基本解釋
(1).佛教語。謂末法之劫。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八:“ 慶歷 中, 齊州 言:有僧 如因 ,妖妄惑人,輒稱正法一千年一劫,像法一千年一劫,末法一千年一劫。今像法已九百六十年,才餘四十年即是末劫,當饑饉、疾疫、刀兵云云……僧録司奏:正法、像法、三災劫等,悉出大藏經論。”
(2).借指黑暗的世道。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二折:“今日個秀才每遭逢著末劫,有那等刀筆吏入省登臺,屠沽子封侯建節。” 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七折:“如今末劫澆薄,世上人只為功名一事顛倒倒顛的,瞎眼人強做 離朱 ,堂下人翻居堂上。”參見“ 末法 ”。
成語(Idiom):末劫(mò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mò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世界末日或災難即將來臨的時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末劫一詞源自佛教,意為世界末日或災難即將來臨的時刻。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種極度危險和不可逆轉的局勢。在古代,人們常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社會動蕩、戰爭或其他災難性事件即將發生的時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末劫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社會或個人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它可以用于描述戰爭、自然災害、經濟危機等情境。此外,末劫也可以用于修辭手法,用來形容某種危險局勢或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末劫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中,用來描述世界末日和災難的到來。佛教認為,世界會經歷三個末劫(即世界末日),每個末劫都是世界的毀滅和重建的時刻。這個成語后來被引申為形容其他災難性事件即將發生的時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末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經濟危機的末劫中,許多公司破產了。
2. 那場戰爭的末劫讓人們失去了家園和親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末劫的意思可以通過聯想佛教的末劫理論,將其與世界末日和災難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世界末日的場景,以及人們面臨災難時的恐懼和絕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佛教的末劫理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中有關世界末日和災難的教義。此外,你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末劫相關的成語,例如“末日”、“劫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據說末劫時,地球會被毀滅。
2. 初中生:歷史課上學到了世界大戰的末劫。
3. 高中生:這個國家正在經歷經濟末劫,人們生活困難。
4. 大學生:在這個時代,環境問題是我們面臨的末劫之一。
5. 成年人:面對疫情的末劫,我們需要團結一心,共同度過。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末劫”這個成語。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