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索
基本解釋
◎ 只索 zhǐsuǒ
[have to] 不得不;只能
如今說也無用,只索由他罷了
詳細解釋
只得;只好。《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如今的時勢,再有誰似泰山這般憐念我的?只索守困。”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一折:“我只索忙陪著笑臉兒相迎,那廝鼻中殘涕望著我這耳根邊噴。”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那功名二字,只索付之意外了。”《老殘游記》第十五回:“然也是天數,只索聽他罷了。”
成語(Idiom):只索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要索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只索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只”和“索”兩個詞組成。其中,“只”表示僅僅、只有的意思,“索”表示索取、尋求的意思。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只要索取,不考慮給予,只圖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只索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只顧自己索取利益,不顧他人的需要或者不考慮付出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圖得到好處而不愿意為他人付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只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韓非子列傳》中。據說,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一個思想家,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名為《韓非子》,其中記載了很多他的思想和觀點。在《韓非子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韓非子曾經去拜訪一個富有的人,他看到這個人家里擺滿了各種財寶,于是他問這個人是如何得到這些財富的。這個人回答說:“我只要索取,不考慮給予。”韓非子聽后感慨萬分,認為這種只圖索取而不愿意為他人付出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只索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只”是副詞,修飾“索”這個動詞。兩個字的結構使得這個成語簡短明了,容易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只索的人,從來不會為別人考慮。
2. 這個公司的老板只知道索取,從來不愿意給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只要”這個短語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只要表示只需要,而只索表示只要索取。通過聯想這兩個短語的相似之處,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只索”有關的成語,例如“索取無度”、“索然無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個只索的人,從來不愿意分享玩具。
初中生:這個人只知道索取,從來不愿意為別人做任何事情。
高中生:他的人生觀就是只索,不愿意為他人付出一點點。
以上就是關于成語“只索”的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