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血脖肉(xuè bó ròu)
發音(Pronunciation):xuè bó r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脖子上有傷口,鮮血直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受傷流血,傷勢嚴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受傷流血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某個人或團體在某一領域中遭受重大損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砍柴時不慎傷到了自己的脖子,鮮血直流。后來,這個故事就演變成了成語“血脖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血脖肉屬于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賽中摔倒了,臉上的傷口血脖肉。
2. 這場戰爭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次血脖肉的損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脖子上流血不止,形象生動,易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傷口、流血相關的成語,如“血流如注”、“血本無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小心摔倒了,膝蓋上的傷口血脖肉。
2. 初中生:他被打得鼻青臉腫,臉上的傷口血脖肉。
3. 高中生:這個國家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可以說是一場血脖肉的戰爭。
4. 大學生:他在事故中受傷,脖子上的傷口血脖肉,需要緊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