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韔
成語(Idiom):虎韔
發音(Pronunciation):hǔ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表強悍,內心卻膽怯,沒有實力的人裝出一副強大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虎韔”由兩個字組成,其中“虎”指的是勇猛的老虎,而“韔”則是指老虎的皮。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強大,但實際上內心膽怯,沒有真正的實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裝出一副強大的樣子,但內心其實沒有實力的人。可以用來諷刺那些虛張聲勢、自命不凡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虎韔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石崇的人。石崇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官員,他平時總是裝出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聲稱自己勇猛無比,就像老虎一樣。然而,當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卻膽怯得像只小貓一樣,完全沒有實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虎韔”的結構是“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只是個虎韔而已。
2. 不要被他的虎韔嚇到,他其實并沒有那么厲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老虎皮,裝出一副強大的樣子,但實際上內心膽怯,沒有真正的實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例如,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表面強大,實際上虛弱的成語,如“紙老虎”、“豹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裝出一副虎韔的樣子,但實際上害怕得不敢說話。
2. 初中生(12-15歲):那個同學總是說自己很厲害,但大家都知道他只是個虎韔。
3. 高中生(15-18歲):這個政客一直裝出一副虎韔的樣子,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能力。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及以上):他的虎韔終于被揭穿了,大家都知道他只是個假裝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