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
基本解釋
◎ 云天 yúntiān
[in the sky] 天空高處;云層上面
直上云天
詳細解釋
(1).高空。《莊子·大宗師》:“ 黃帝 得之,以登云天。” 唐 岑參 《過磧》詩:“黃沙磧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宋 蘇軾 《書王晉卿畫·西塞風雨》詩:“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嚴文井 《<建國十年文學創作選·散文特寫>序言》:“我們在沙灘上撿起了自己喜愛的貝殼,可是千萬也別忘了望望遠方,望望云天和波浪。”
(2).引申為高厚。《三國演義》第十六回:“伏自將軍垂念,令 備 于 小沛 容身,實拜云天之德。”《好逑傳》第一回:“兄長自是貴人,小弟貧賤,素不識荊,今又正在患難之中,怎知賤姓,過蒙寬慰,自是兄長云天高誼。”
(3).比喻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蕭拜相國齊公十郡九錫章》:“殊命寶典,鬱降云天。” 唐 李乂 《人日重宴大明宮》詩:“此時朝野歡無算,此歲云天樂未窮。” 宋 蘇軾 《謝賜御書詩表》:“玉斝上尊,霈若云天之澤;寶章宸翰,煥乎奎壁之文。”
(4).比喻仙境。《淮南子·齊俗訓》:“今夫 王喬 、 赤誦子 ……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唐 葉法善 《留詩》之三:“今日登云天,歸真游上清。”《云笈七籤》卷四:“﹝ 老君 ﹞授 張陵 ……方術變化長生不老之藥,登昇云天之道。”
成語(Idiom):云天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t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為廣闊無垠、無邊無際的意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天是由“云”和“天”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云指天空中的云彩,天指廣闊的天空。云天一詞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中云彩的廣闊無垠,意味著無邊無際的境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天常用于形容廣闊的天空或景觀,也可以用來比喻境界高遠、無邊無際的事物或情感。在寫景或抒情的文章中,可以運用云天來增加詩意和豪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他的弟子齊物生一起游山玩水的經歷。在山間游玩時,齊物生問莊子天空有多高,莊子回答說:“天無高,地無厚,乃是云天也。”這句話后來被人們引用為成語,表達了廣闊無垠的意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天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頂上的云天寬廣無邊,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2. 他的藝術境界已經達到了云天之上,令人嘆為觀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云天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站在廣闊無垠的天空之下,仰望著飄浮在云彩中的天空,感受無邊無際的境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云彩的形成原理和種類,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云霧彌漫、云淡風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天氣晴朗,云天萬里,看不到一絲云彩。
2. 中學生(13-18歲):站在山頂上,俯瞰著云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3. 大學生(19-22歲):追求知識就像攀登云天的山峰,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斷的突破。
希望以上關于“云天”的學習指南能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