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藴
基本解釋
亦作“ 包韞 ”。包含,蘊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詩文弘奧,包韞六義。” 朱自清 《哀韋杰三君》:“他那兩句話包蘊著無窮的悲哀。” 葉圣陶 《倪煥之》十九:“憤懣包蘊在沉默里,就不同于浮光掠影的憂時愛國了。”
成語(Idiom):包藴
發(fā)音(Pronunciation):bāo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包容寬大,不計較小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包藴?zhǔn)且粋€形容詞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不計較小事。這個成語強調(diào)了包容和寬大的品質(zhì),以及對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包藴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心胸寬廣,善于容納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集體或組織的文化氛圍,表達寬容和包容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包藴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張敞傳》中。張敞是西漢初年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處理事務(wù)時十分寬容和包容,不計較小事。后來,人們用“包藴”來形容他的胸懷寬廣和寬容的品質(zhì)。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包藴?zhǔn)且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包”是動詞,意思是容納、包容,而“藴”是形容詞,意思是寬大、廣闊。兩個字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胸如此包藴,不計較小事,所以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工作。
2. 這個團隊的文化非常包藴,每個人都能夠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包藴”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包子(包)里面裝滿了各種不同的餡料(藴),表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除了“包藴”這個成語,還有許多與寬容和包容相關(guān)的成語,如“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等。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這些成語,進一步了解寬容和包容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教我們要包藴,不要計較小事,要友善對待同學(xué)。
2. 初中生:學(xué)校的文化氛圍很包藴,同學(xué)們能夠互相尊重和理解。
3. 高中生:作為學(xué)生,我們應(yīng)該有包藴的心態(tài),接納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4. 大學(xué)生:大學(xué)是一個包藴的地方,我們要學(xué)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觀點。
5. 成年人:工作中,我們應(yīng)該保持包藴的心態(tài),不計較小事,與同事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