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墨
基本解釋
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與 墨 家學派創始人 墨子 的并稱。亦指儒 墨 二派。《韓非子·顯學》:“ 孔 墨 之后,儒分為八, 墨 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 孔 墨 。 孔 墨 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今文學言治則稱 堯 舜 ,道行則言 孔 墨 ,授之政則不達。”《梁書·本紀總論》:“慕名好事,崇尚浮華,抑揚 孔 墨 ,流連 釋 老 。” 唐 韓愈 《讀<墨子>》:“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為 孔 墨 。”
成語(Idiom):孔墨 (kǒng mò)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問淵博,學識深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墨是由中國古代兩位著名的學者名字組成的成語。孔指的是孔子,墨指的是墨子。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學說被稱為儒家學說,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墨子是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科學家,他提出了墨子學派的學說,強調愛與和平。因此,孔墨成語表示一個人的學問廣博,學識淵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孔墨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學識淵博的人,特別是那些在多個領域都有深入研究的人。可以用來贊美學者、專家和博學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齊景公的國君,他非常喜歡孔子和墨子的學問,因此經常請他們兩位學者來朝廷上講學。后來,人們就用孔子和墨子的名字來形容學問淵博的人,形成了成語孔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孔”和“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學問真是孔墨之學,無所不知。
2. 這位教授是當代的孔墨,他在多個領域都有深入研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孔子和墨子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孔子和墨子站在一起,代表著學問淵博和廣博的知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孔子和墨子的故事,深入了解他們的學說和貢獻,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要像孔墨一樣,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2. 初中生:我很佩服那位科學家,他的學識真是孔墨之學。
3. 高中生:這位教授的研究領域很廣泛,可以說是當代的孔墨之學。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成為孔墨一樣的人才。
5. 成人:他的學問淵博,真是孔墨之學,讓人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