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
基本解釋
◎ 打油詩 dǎyóushī
[goggerel;ragged verses] 一種不拘平仄韻律、詞句詼諧通俗的詩歌體裁
英文翻譯
1.doggerel; ragged verse
詳細解釋
舊體詩的一種。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于平仄韻律。相傳為 唐 代 張打油 所創。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笑柄·打油詩》:“按打油詩始見于《南部新書》,其無關於人之名節者,原未嘗不可以為游戯。” 胡適 《讀沉尹默的舊詩詞》:“我常說那些轉彎子的感事詩,與我們平常做的打油詩有同樣的性質。”
成語(Idiom):打油詩
發音(Pronunciation):dǎ yóu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歪曲、庸俗、低劣的詩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油詩是一個形容庸俗、不值得稱贊的詩歌或文學作品的成語。它源于古代民間流行的一種庸俗、低劣的詩歌形式,常常是對名家作品的模仿,但缺乏原創性和藝術性。打油詩通常內容膚淺、瑣碎,語言庸俗、粗俗,不具備藝術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油詩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不具備藝術價值,內容庸俗低劣的文學作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模仿他人作品但缺乏創新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油詩最早出現在明代,當時流行的文人雅士們對于一些庸俗、低俗的詩歌形式非常不滿,因此創造了“打油詩”這個成語來形容這些不值得稱贊的作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油詩由“打油”和“詩”兩個詞組成,其中“打油”表示模仿、庸俗,而“詩”表示詩歌或文學作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寫得太差了,簡直就是一篇打油詩。
2. 他的作品總是缺乏原創性,充滿了打油詩的味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打油詩”這個成語與庸俗、低劣的文學作品聯系起來,形成對其含義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了解名家作品以及他們對于文學創作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很差,簡直就像是一篇打油詩。
2. 初中生:這部小說的情節太庸俗了,簡直就是一部打油詩。
3. 高中生:他的詩歌作品缺乏創新,充滿了打油詩的味道。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論證過程非常膚淺,簡直就是一篇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