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ǎ yǐng guī yú ㄨㄚˇ ㄧㄥˇ ㄍㄨㄟ ㄧㄩˊ瓦影龜魚(瓦影龜魚)
喻求庇于人。 唐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新亭》:“湖上新亭好,公來日出初。水文浮枕蕈,瓦影蔭龜魚。”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水族》:“求庇于人云瓦影龜魚。”原注:“瓦影蔭于龜魚,托庇于人亦稱龜魚蔭于瓦影之下。”參見“ 瓦影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瓦影龜魚
成語(Idiom):瓦影龜魚
發(fā)音(Pronunciation):wǎ yǐng guī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影子或形象,比喻事物的外表或表面現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瓦影指的是房屋的影子,龜魚指的是龜和魚。成語瓦影龜魚形容事物的影子或形象。它用來表示事物的外表或表面現象,強調外貌和實際情況之間的差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現象或情況只是表面的,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瓦影龜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秋水》一章中。莊子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個人在水中看到了一條龍,但當他抓住龍的時候,卻只是抓到了一條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的表面現象往往是靠不住的,不能只憑外表來判斷事物的真實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瓦影龜魚是由“瓦影”和“龜魚”兩個詞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起來很有錢,但實際上是個瓦影龜魚。
2. 這個項目在表面上看起來很成功,但實際上是個瓦影龜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瓦影龜魚”想象成一個房屋的影子里出現了一只龜和一條魚,表示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實際情況的差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畫餅充饑”、“紙上談兵”等,來了解更多關于事物表面和實際情況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以為那個人很高,但是他只是一個瓦影龜魚,站在矮的地方。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廣告看起來很有趣,但實際上只是個瓦影龜魚,玩起來很無聊。
3. 高中生:他的成績單上的分數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上只是個瓦影龜魚,他平時并不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