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擔子
成語(Idiom):撂擔子(liào dān zi)
發音(Pronunciation):liào dān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放下擔子,指放棄、不再負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撂擔子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撂”意為放下、拋棄,“擔子”指的是負責的責任或擔子。該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放棄自己應盡的責任或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撂擔子常用于描述某人放棄自己的責任或任務,通常帶有一定的負面情緒。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對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的責任不負責任,或者放棄自己應盡的義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撂擔子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這個成語可能源于中國古代農村社會的生活場景。在農村社會中,農民們需要背著沉重的擔子工作,如果一個農民突然放下擔子,不再繼續勞作,那么這個行為就被形象地比喻為撂擔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撂擔子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撂”和名詞“擔子”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工作的態度越來越差,最后索性撂擔子了。
2. 她覺得這個項目太過困難,不再繼續參與,于是撂擔子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撂擔子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背著沉重的擔子走在路上,突然他放下了擔子,不再背負責任。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責任、放棄相關的成語,例如“推卸責任”、“拋磚引玉”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覺得數學太難了,索性撂擔子不再學習了。
2. 初中生:小紅因為被老師批評而感到失落,于是撂擔子不再參加學校的活動。
3. 高中生:考試前夕,小李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決定撂擔子不再參加高考。
4. 大學生:小王在大學期間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他從不撂擔子,一直堅持努力學習。
5. 成年人:公司遇到困難,小張卻撂擔子不再為公司做貢獻,這讓老板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