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得起
基本解釋
◎ 對得起 duìdeqǐ
[be worthy of;treat sb.fairly;can face sb.] 無愧于人;不辜負。也說“對得住”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not let sb. down; treat sb. fairly; be worthy of
詳細解釋
對人無愧;不辜負。《孽海花》第十八回:“既然你自己相信,對得起我,也就罷了。” 老舍 《四世同堂》四十:“ 瑞宣 的心跳得很快。鎮定了一下,他不由的笑笑。自從‘七七’抗戰起,他覺得只作了這么一件對得起人的事。”
成語(Idiom):對得起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dé q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做出與別人的付出或期望相匹配的行為,不辜負對方的期望或信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對得起”表示一個人或事物能夠滿足別人的期望,做到與對方的付出相匹配。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和公平交往的原則,要求我們對他人的付出給予相應的回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做出了與別人的期望相符的行為,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它可以用在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中,例如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不辜負領導和同事的期望;在家庭中盡孝順父母,不辜負家人的期望;在友情和愛情中對對方付出真心和關懷,不辜負對方的期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大夫子貢與公子糾的一次交談。子貢問公子糾:“君子必有不忍人之心,有不忍人之心則必有不忍人之行,有不忍人之行則必有不忍人之言。不忍人之言者,可以與之言乎?”公子糾回答說:“不可以。”子貢進一步問道:“不可以與之言者,可以對之乎?”公子糾又回答說:“可以。”子貢以此來說明對他人的不忍之心和行動是與對方的付出和期望相匹配的,也就是“對得起”對方。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對得起”的結構為“動詞+得+起”,表示能夠做到與對方的付出相匹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盡心盡力,對得起領導和同事的期望。
2. 她對父母孝順,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對得起家人的養育之恩。
3. 他對朋友真誠友好,不辜負對方的信任,對得起友情的珍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對得起”這個成語與互相尊重和公平交往的原則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想象自己在與他人交往時,能夠做到與對方的付出相匹配,對得起對方的期望和信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對得起”相關的成語,如“互相尊重”、“公平交往”等,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會好好學習,對得起老師對我的期望。
2. 初中生:我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對得起社會對青少年的期望。
3. 高中生:我會努力備考,對得起父母對我上大學的期望。
4. 大學生:我會充分利用大學資源,對得起學校對我提供的教育機會。
5. 成年人:我會盡力工作,對得起公司對我的工資和待遇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