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梢
基本解釋
(1).結果;結局。《朱子語類》卷九:“今既要理會,也須理會取透,莫要半青半黃,下梢都不濟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此愁今后知滋味,是一段風流冤業,下梢管折倒了性命去也。” 丁玲 《東京事件》:“哼!那種人家,要是有好下梢,天就沒良心了。”
(2).將來;以后。《朱子語類》卷一○七:“有客游二 廣 多年,知其山川人物風俗,因言 亷州 山川極好。先生笑曰:‘被賢説得好,下梢不免去行一番。’”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香消玉瘦,天天都為他,眼底閑愁沒處著。是即是下梢相見,咱大小身心,時下打疊不過。”
(3).下段。 梁斌 《紅旗譜》三:“當他還在壯年的時候,那時他們還住在 滹沱河 的下梢里。”
成語(Idiom):下梢(xià shāo)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s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的發展已經到了最后階段或末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梢原指竹子的末梢,比喻事情的發展已經到了最后階段或末尾。形容事情已經接近結束,沒有后繼發展的余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已經到了最后的階段,無法再有進一步的發展或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下梢”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進入了下梢階段,很快就要完成了。
2. 他的職業生涯已經到了下梢,很快就要退休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下梢”與“末尾”、“結束”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下梢”相關的成語,如“末路”,“盡頭”,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是學期的最后一天,我們的考試已經到了下梢。
2. 初中生:這個故事已經講到了下梢,結局快要揭曉了。
3. 高中生:我們的比賽已經到了下梢,加油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
4. 大學生:我的論文已經寫到了下梢,只剩下最后的修改和定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