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
成語(Idiom):阻力(zǔ lì)
發音(Pronunciation):[zǔ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阻礙、阻礙力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阻力是指阻礙或抵抗力量的力量。在生活中,阻力可以是物理上的阻礙,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阻礙。阻力可以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或耗費更多的努力來完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阻力這個詞語常用于形容困難、障礙或阻礙。它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在實現目標時所面臨的困難,也可以用于描述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受到的阻礙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阻力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軍事戰略。在軍事行動中,阻力是指敵人或自然條件對行軍或進攻的阻礙。阻力的存在使得軍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克服困難。隨著時間的推移,阻力逐漸被引申為一種比喻,用來形容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阻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阻力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面對巨大的阻力,仍然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項工作充滿了各種阻力,但是我們必須克服它們才能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阻力”的技巧可以是將其與面對困難和阻礙的情境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面對一堵高墻,但是你必須通過克服阻力來攀爬到墻的另一邊,實現自己的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更深入地學習有關阻力的知識,你可以了解一些與物理學和力學相關的概念,如牛頓第二定律和滑動摩擦力等。這些知識將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阻力的概念,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學習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但是我會努力克服它們。
2. 初中生(13-15歲):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都會面臨各種阻力和挑戰。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成績不理想是我面臨的最大阻力之一,但我會繼續努力提升自己。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找工作時會遇到很多阻力,但是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找到理想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