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惘
成語(Idiom):悖惘(bèi wǎng)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w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情矛盾、紛亂,不知所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悖惘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悖意為違背、背離,惘意為迷茫、困惑。悖惘形容人的內心感受紛亂、矛盾,不知所措,無法抉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悖惘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在面臨重要決策或困境時的內心狀態。例如,在選擇職業發展方向、面對感情抉擇、面對人生困境等情境下,人們常會感到悖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關于悖惘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這個成語的意義與人們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狀態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悖惘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面對兩個工作機會,感到非常悖惘,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2. 她在感情問題上一直悖惘不已,不知道該選擇哪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幫助記憶悖惘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十字路口,左右兩邊都有道路,而他卻猶豫不決,感到非常悖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小說、或者觀看電影、電視劇等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悖惘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次考試前都感到悖惘,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復習。
2. 初中生(13-15歲):她在選擇參加哪個社團活動時感到悖惘,因為她對音樂和美術都很感興趣。
3. 高中生(16-18歲):我感到悖惘是因為我不知道將來應該選擇讀理科還是讀文科。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面對就業的壓力,我感到悖惘,不知道找工作還是繼續深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