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裘
成語(Idiom):箕裘(jī qiú)
發音(Pronunciation):jī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衣著破舊,不修邊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箕裘是由“箕”和“裘”兩個詞組成的,箕是古代用來揚谷物、清除雜物的工具,裘指的是獸皮制成的衣物。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衣著破舊不堪,不修邊幅,形象不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箕裘一詞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衣著衰敗,形象破舊不堪。可以用于諷刺或嘲笑一個人的不修邊幅,或者形容一個人的形象不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箕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五年》一書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宣公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出征,他的衣服破爛不堪,形象非常糟糕。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一個人衣著破舊不堪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為“箕裘”,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穿著箕裘出門,看起來非常邋遢。
2. 這個人雖然很有錢,但是他穿著箕裘,一點也不講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破舊的衣服,手里拿著箕子,揚著谷物,形象非常糟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形容衣著破舊的成語來擴大詞匯量,如“襤褸不堪”、“破衣爛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穿著箕裘去上學,同學們都笑話他。
2. 初中生:他的衣服破爛不堪,簡直就是箕裘一樣。
3. 高中生:他雖然家里很有錢,但是穿著箕裘,一點也不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