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椎
基本解釋
木槌。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一:“今田家所制無齒杷,首如木椎,柄長四尺,可以平田疇,擊塊壤,又謂木斫,即此櫌也。”
成語(Idiom):木椎(mù zhuī)
發音(Pronunciation):mù z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性格剛硬,不易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椎,指用木頭制成的椎子,椎子是一種用于敲擊或擊打的工具。成語“木椎”比喻人的性格像木頭一樣堅硬,不易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倔強、頑固,不容易被他人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個人叫作梁朝貴,他的性格非常倔強,不聽別人的勸告。有一次,他在家里修房子,需要用到椎子。他看到一塊很好的木頭,就拿來做了個椎子。這個椎子非常堅硬,用來敲打東西非常有效。后來,人們就用“木椎”來形容像梁朝貴這樣性格倔強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木椎,根本不聽別人的意見。
2. 我勸他別這樣,但他的性格太木椎了,根本不聽。
3. 這個人太木椎了,不肯接受任何新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椎”想象成一個堅硬的木制椎子,用來打擊別人的意見。這樣的人性格堅硬,不易改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性格的成語,如“鐵石心腸”、“鐵面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木椎,從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他的性格像木椎一樣堅硬,不肯接受別人的建議。
3. 高中生:她非常木椎,對任何新觀點都持懷疑態度。
4. 大學生:他的意見非常木椎,不容易被他人改變。
5. 成人:他的性格太木椎了,根本不肯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