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慚
成語(Idiom):顧慚
發音(Pronunciation):gù c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顧念而感到慚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顧慚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顧指顧念,慚指慚愧。顧慚的含義是因為顧念而感到慚愧。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在某種情況下因為顧念而感到內疚或羞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顧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因為對他人的關心或顧慮而感到內疚或羞愧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自己的利益與他人的利益之間做出選擇時,由于顧念他人而感到內疚和愧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顧慚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根據成語的意義,可以推測它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人際關系和道德觀念。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他人的關心和顧慮被視為一種美德,而自私和只考慮自己利益的行為則被認為是可恥的。顧慚這個成語就是反映了這種價值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顧慚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沒有能夠幫助朋友而感到顧慚。
2. 她顧慚地說:“我很抱歉,我沒有盡到我的責任。”
3. 他的行為讓他感到顧慚,因為他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顧慚這個成語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顧念他人而感到慚愧,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顧慚這個成語感興趣,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情感和道德觀念相關的成語,如“悔過自新”、“自愧不如”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因為沒有幫助同學而感到顧慚。
2. 初中生(13-15歲):我因為沒有盡到班長的責任而感到顧慚。
3. 高中生(16-18歲):我因為沒有考慮到家人的感受而感到顧慚。
4. 大學生(19-22歲):我因為沒有幫助社團的活動而感到顧慚。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因為沒有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而感到顧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