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
成語(Idiom):俎豆
發(fā)音(Pronunciation):zǔ d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祭祀時擺放在祭壇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們?yōu)榱藸帄Z利益而互相爭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俎豆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俎”指的是古代祭祀時用來擺放肉食的器皿,“豆”指的是豆子。這個成語比喻人們?yōu)榱藸帄Z利益而互相爭斗,形容爭斗激烈、殘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各種爭斗、競爭的場景,特別是那些為了爭奪利益而進行的激烈爭斗。比如,可以用來形容商場上的競爭、政治斗爭、團隊內(nèi)部的爭權(quán)奪利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晉國有兩位大臣荀卿和孟子爭奪權(quán)力,互相攻擊對方的缺點和錯誤。其中一次,孟子攻擊荀卿說:“你就像是俎豆,想要吃掉我!”這個典故被后人引申為爭奪利益的比喻。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是“俎豆”,沒有其他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yè)的競爭非常激烈,各個公司都在為了市場份額而爭得如同俎豆一般。
2. 這場選舉真是俎豆大戰(zhàn),候選人們互相攻擊,不擇手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俎豆”這個成語與爭斗、競爭的場景聯(lián)系起來,想象兩個人為了爭奪利益而像俎豆一樣激烈爭斗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爭斗、競爭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爾虞我詐”、“爾虞我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們班級的同學(xué)為了爭奪班長職位,像俎豆一樣激烈競爭。
2. 初中生:在高考備戰(zhàn)的時候,同學(xué)們互相競爭,像俎豆一樣拼命。
3. 高中生: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一出來,同學(xué)們都像俎豆一樣爭相搶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