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事環
基本解釋
武將馬鞍上擱兵器的銅鐵環。《水滸傳》第三四回:“ 花榮 把槍去了事環上帶住,把馬勒個定。”
成語(Idiom):了事環(liǎo shì huán)
發音(Pronunciation):liǎo shì 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表面上的解決問題為目的,不顧后果和長遠影響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了事環是由“了事”和“環”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了事指解決問題,環指周圍的環境或條件。了事環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只關注解決問題的表面,而忽視了問題的后果和長遠影響。這種行為通常是出于片面考慮、急于求成或缺乏深思熟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了事環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重視眼前利益而不顧及長遠發展的人或組織。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官員只追求政績,而不關心民生問題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企業追求短期利潤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清代文學家袁枚的小說《隨園詩話》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把一條繩子繞在自己的腰上,然后拼命地奔跑,最終把繩子套在了一根樹枝上。這個人認為自己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他只是解決了眼前的困境,而忽視了自己被繩子綁住的后果和長遠影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了事環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只顧了事,卻從來不考慮后果,真是個典型的了事環。
2. 這家企業只追求短期利潤,忽視了環境保護,真是個了事環的典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了事環”想象成一個環形的陷阱,人們進去后只能顧及眼前的問題,而忽視了周圍的環境和后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事環是中國語言文化中的一個成語,通過學習這個成語可以了解到中國人重視細致思考和長遠考慮的價值觀。還可以通過學習其他相關成語,如“圖窮匕見”、“見利忘義”等,進一步擴展對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寫作業了,我只關心能不能玩電子游戲,真是個了事環。
2. 初中生:他只關注自己的考試成績,從來不顧及其他同學的困難,真是個了事環。
3. 高中生:政府只顧著修路,卻忽視了環境保護,真是個了事環。
4. 大學生:這個公司只追求利潤,不關心員工福利,真是個了事環。
5. 成年人:他總是只顧眼前的利益,不考慮長遠發展,真是個了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