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蔧
基本解釋
植物名。即地膚,也稱王帚、落帚?!?a href="/r_ci_c83f710497f4e1471101140cfcfe7837/" target="_blank">爾雅·釋草》:“葥,王蔧。” 郭璞 注:“王帚也,似藜。其樹可以為埽蔧, 江 東呼之曰落帚?!?唐 盧照鄰 《山林休日田家》詩:“徑草疏王蔧,巗枝落帝桑。”
成語(Idiom):王蔧(wáng xuān)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x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不定,容易變卦,不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蔧是古代一個叛變的將領的名字,他在戰爭中曾經投降敵方,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因此,成語“王蔧”用來形容人心不定,容易變卦,不可靠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那些經常變卦,不可靠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王蔧的故事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事件。公元前207年,劉邦(漢高祖)與項羽(楚霸王)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這場戰爭被稱為楚漢戰爭。王蔧是項羽的部將,但他卻在戰爭中投降了劉邦,背叛了自己的國家。這個事件成為了后來“王蔧”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是“王蔧”,沒有其他構成成語的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之前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最近他卻對我們冷淡了,真是個王蔧。
2. 這個人之前答應幫忙,結果臨時變卦了,真是個王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王蔧”的發音與“忘選”相近,可以聯想到忘記了原來的選擇,變卦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歷史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楚漢戰爭和王蔧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答應今天帶我去游樂園,結果臨時變卦了,真是個王蔧!
2. 初中生:我們原本是好朋友,但他最近對我冷淡了,我覺得他變得像個王蔧。
3. 高中生:這個政客之前承諾要改善教育狀況,但上任后完全變卦了,真是個王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