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蕩蕩
成語(Idiom):直蕩蕩
發音(Pronunciation):zhí dàng d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氣概豪邁、胸懷坦蕩,心境寬廣,毫無畏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直蕩蕩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氣度豪邁,不受小節束縛,毫無畏懼之意。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贊美一個人的氣概,形容他的胸襟開闊、精神豪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表現出的勇氣、膽識和堅定信念。也可用來形容一個人心胸開闊、寬宏大量,不計較小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楊時中的《忠義堂記》:“時中直蕩蕩,意如強弩,不可屈曲。”楊時中是明代的一位文臣,他在這篇記載中贊揚了自己的胸懷寬廣,堅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直蕩蕩的胸懷,使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撓。
2. 面對困難,他直蕩蕩地迎接挑戰。
3. 他的直蕩蕩個性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直蕩蕩”與一個豪邁、胸懷開闊的人形象聯系在一起,想象這個人站在崇山峻嶺之間,胸懷寬廣,氣概豪邁,毫無畏懼地面對挑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胸懷豪放、氣概寬廣的成語,例如“氣宇軒昂”、“志士仁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直蕩蕩地站在講臺上,自信地向同學們演講。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應該直蕩蕩地面對,勇往直前。
高中生:只有直蕩蕩的胸懷,才能擁有真正的自信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