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至圣先師
基本解釋
清 代所定 孔子 尊號。 明 嘉靖 九年,尊 孔子 為“至圣先師”。 清 順治 二年,更尊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見《清史稿·禮志三》。后多省稱為“大成至圣先師”。 鄭振鐸 《漩渦》:“墻上掛著一幅被灰塵飛沾得黑舊了的石印的 大成至圣先師 像。”
成語(Idiom):大成至圣先師
發音(Pronunciation):dà chéng zhì shèng xiā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尊崇為至高無上的圣人或學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成至圣先師是對在某個領域或學問上造詣極高、被廣泛尊敬的人的尊稱。這個成語強調了對這樣的人的崇敬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中國文化中,大成至圣先師這個稱號通常用來稱呼歷史上的偉大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等。在現代社會,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某個領域或學科上具有卓越成就、被廣泛敬仰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成至圣先師這個詞語最早出自《論語》。在《論語·學而篇》中,孔子被稱為大成至圣先師。后來,這個稱號被廣泛用來尊稱其他具有類似地位和貢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詞組成,分別是“大成”、“至圣”、“先師”。每個詞都有自己的獨立含義,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孔子被尊稱為大成至圣先師。
2. 這位科學家堪稱是現代物理學的大成至圣先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成至圣先師”與孔子的名字聯系起來,因為孔子是這個成語的起源人物。可以將他的形象與這個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古代哲學和思想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孔子及其他偉大的思想家的思想和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尊敬老師,他們是我們學習的大成至圣先師。
2. 初中生:爸爸在我心中是大成至圣先師,他教會我很多道理。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被譽為大成至圣先師,他的研究成果對人類有著重要的影響。
4. 大學生:在學術界,那位教授被視為大成至圣先師,他的研究成果為該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