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矜
基本解釋
猶氣勢。《戰國策·韓策二》:“勇哉!氣矜之隆。是其軼 賁 育 而高 成荊 矣。” 諸祖耿 集注引 金正煒 曰:“氣矜,猶言氣勢。”《淮南子·氾論訓》:“天下安寧,政教和平,百姓肅睦,上下相親,而乃始立氣矜,奮勇力,則不免於有司之法矣。” 嚴復 《救亡決論》:“蓋學術末流之大患,在於徇高論而遠事情,尚氣矜而忘實禍。”
成語(Idiom):氣矜(qì jīng)
發音(Pronunciation):qì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負自滿,過于自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過于自負自滿,以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別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過于自信或自負,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漢書·賈誼傳》。賈誼是西漢初年的辯論家和政治家,他非常自負,以為自己才華出眾,所以常常對別人不屑一顧,這就是“氣矜”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氣矜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形容詞“氣”表示自負,動詞“矜”表示自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成績非常氣矜,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
2. 她因為得了第一名而變得氣矜起來,對同學們的問題不耐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氣矜”拆分成“氣”和“矜”兩個字,然后聯想“氣”表示自負,自滿,“矜”表示驕傲,自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驕兵必敗”、“目空一切”等,可以幫助擴展對自負、自滿等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得了一個小獎狀就變得氣矜了,不再和我們一起玩了。
初中生:他考了第一名,變得氣矜自大,不再與同學交流。
高中生:他因為考上了一所好大學,變得氣矜自負,看不起其他同學。
大學生:他在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變得氣矜自滿,對其他參賽者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