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證
成語(Idiom):厥證(jué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病情嚴重,病勢危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厥證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厥指病勢嚴重,證指病情危急。表示疾病發展到了危險的程度,需要及時救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病情危急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其他危急的局勢或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隋書·卷七十五·經籍志》中有一則記載,唐代宰相魏徵曾在病重時,醫生說他的病情已經到了“厥證”的地步,意味著病情非常嚴重。后來,這個成語就廣泛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病情已經到了厥證的地步,需要立即送醫院救治。
2. 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下,企業陷入了厥證,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挽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厥證”與緊急情況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病情非常嚴重,需要緊急救治的場景,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危在旦夕”、“岌岌可危”等,擴展對危急情況的描述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爸爸生病了,醫生說他的病情已經到了厥證的地步。
2. 中學生(13-18歲):這個項目的經費出了問題,現在整個計劃都陷入了厥證。
3.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經濟危機下,很多企業都陷入了厥證,需要采取緊急措施挽救。